close

檢視相片
高雄信用貸款
(圖片來源:AP)

作者:許菁芸(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助理教授)

俄羅斯現任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 Путин 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在今(2017)年12月14日舉行的年度記者會上正式宣布,將於明年3月再次參選總統尋求連任,如果他在明年3月的選舉勝出,將會執政至2024年,也會是繼史達林之後,在位最久的俄羅斯領導人。

俄羅斯聯邦院(Federal Council,俄羅斯國會上議院)12月15日決議並公布將於2018年3月18日舉行俄羅斯總統大選。

按照往常選舉慣例,2018年俄羅斯的總統大選會於3月的第二個星期日(3月11日)舉行,但是2017年5月國家杜馬(State Duma, 俄羅斯下議院)與聯邦院聯合通過更改總統大選日期議案,普欽於6月1日簽署通過,將大選日期延至第三個星期日(3月18日)。

這個日期對俄羅斯(或對普欽)而言是極其重要的,也極具有普欽所秉持的俄羅斯強國思維,因為它是克里米亞重新加入俄羅斯四周年(在其他國家被稱為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紀念日,其政治與軍事意義不可言喻。

普欽在記者會上表示,將以「獨立候選人」身分參加其第四任的總統競選,以獲得與他有共同理念的多個政黨的支持。

他並宣稱,他的目標是讓俄羅斯擁有一個「競爭」和「平衡」的政治體系,但是創造競爭對手(反對派)並不是他的責任。

高雄信用貸款

他認為目前俄羅斯沒有具影響力的反對派的主要原因,在於目前大多數反對派人士都把重點放在「製造噪音」上,而不是能夠提出一個真正有利於國家發展和與當權者競爭的實質計畫,因此大膽預測自己將贏得大選。

普欽的自信其來有自,主要來自民眾對於普欽執政的民粹風格與滿意度,或是表現在總統大選的得票率上。

普欽從2000年起,民眾對其支持度表現在選票上,都維持在60%以上,甚至在2004年升破70%,雖然在2011年國會大選後,其權力黨統一俄羅斯黨得票率不過半,但2012年總統大選仍以63.6%勝選。高雄信用貸款

就連最近一次的民調,2017年12月9-10日俄羅斯「公眾意見基金會」(Fond “Obshchestvennoe mnenie”,Фонд “Общественное мнение”)針對幾位已宣布參選或有意願參選俄羅斯總統的候選人,以「如果下個星期日俄羅斯舉行總統大選,你將會把票投給哪位政治人物? 」(Представьте себе, что в следующее воскресенье состоятся выборы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и. Скажите, пожалуйста, как, за кого из политиков Вы бы проголосовали?) 問題,於73個聯邦主體,訪問3000位市民,調查結果顯示,普欽獲得67%的支持率,遠遠高於其他候選人。)(見圖1)

檢視相片
圖1、2017年12月9-10日俄羅斯「公眾意見基金會」「如果下個星期日俄羅斯舉行總統大選,你將會把票投給哪位政治人物? 」民調結果。(資料來源: Fond “Obshchestvennoe mnenie”,Фонд “Общественное мнение”)

儘管2011年爆發大規模抗議國會大選舞弊及反對普欽的遊行示威後,這幾年示威抗議不斷,2017年也爆發幾次大規模的全國性示威抗議。

從3月抗議總理梅德韋傑夫貪汙、6月12日俄羅斯國慶日全國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總統普欽與政府貪污腐敗、10月7日在普欽65歲生日當天,全國超過80個城市進行示威遊行,抗議反對派領袖被關押及普欽打算繼續連任。

這些示威抗議代表著,俄羅斯人並非不喜歡民主體制,而是俄羅斯人的民主觀點是有異於西方學者的定義。

高雄信用貸款

這可能歸因於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曾一度邁向民主化,俄羅斯民眾已經親身經歷所謂的多黨制、民主制帶來的最初的快感以及接踵而來的各種負面效果,而人們把當時混亂的社會局勢和經濟狀況歸罪於西方自由主義的政策主張。

因此,俄羅斯人民對於民主的渴望度和期望值是根植於本土的需求,仍希望國家能有一位強人出現,領導這個國家走上秩序穩定和富強之路,在俄羅斯輿論的主流觀點中,民主和強大的統治者是可以共存的。

俄羅斯人民支持一個強大的統治者,但強大的統治者除了是要在自由和公正的選舉選出,還要能尊重反對派的權利,而俄羅斯人民可以在他不適任時解除委任,因此,俄羅斯人民所認為之民主體制,是比較接近歐唐奈(O’Donnel, 1994)提出了「委任式民主」(delegative democracy)的概念。

也許是「委任式民主」的窘境已與先前所述之非制度性因素之副產品─恩庇侍從酬庸、尋租等官場作為形成難以根斷的貪污與腐化,及統治菁英封地自限,缺乏由下至上垂直的流動的途徑,已讓俄羅斯民眾與反對團體大感不滿,而引發反普抗議。

但是,因為普欽執政所展現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秩序和強烈的大國思想,滿足了俄羅斯人民的「非標準」民主的訴求。

2014年起雖然歷經歐美制裁與油價下滑、盧布驟貶危機,但是克里米亞的回歸,鞏固了普欽的強者形象,美歐的經濟制裁反而成為俄羅斯將經濟下滑歸罪於歐美的藉口,而讓一般的民眾更加支持普欽。

從2000年起,已擔任過兩任八年總統、一任四年總理的普欽,第三任總統任期將滿,並尋求第四任連任,預期普欽將會再任六年總統,其總統任期前後在位將長達二十年,正如普欽在2000年所說:「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但,觀察普欽於這幾任總統任期內積極推動中央再集權的的作為,政策總體趨向於保守和僵化,管控媒體、權鎖中央與壓制反對派的強硬手法,不禁讓人聯想,而與蘇聯時期的布里茲涅夫相提並論。

布里茲涅夫晚年大搞個人崇拜,普欽這幾年老是在媒體前光著上身大秀肌肉,上山打老虎,下海尋沉寶,駕戰機、開坦克,無所不能,權力是否已經腐化普欽當年二十年的豪語?

也許,如普欽之前所言,讓俄羅斯擁有一個「競爭」和「平衡」的政治體系,將俄羅斯帶往人民所期望之「民主」與強大國家願景,將是普欽日後必須直接面對的課題,也是世界各國和俄羅斯人民極其關注的焦點。

 

___________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s://tw.news.yahoo.com/%E3%80%90yahoo%E8%AB%96%E5%A3%87%EF%BC%8F%E8%A8%B1%E8%8F%81%E8%8A%B8%E3%80

arrow
arrow

    hughngy2i81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